发布时间:2025-10-18 08:26 浏览量:
为主动对接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加强我校新获批的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匡益明与陈石平老师作为代表赴武汉参加了“湘鄂联创、数智共赢”先进制造业湖北行活动。通过为期两天的深入调研与交流,为我院数字经济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重构以及产教融合实践等方面开拓了新视野、注入了新要素。
一、走进智能工厂,追踪企业数字化转型前沿
此次湖北行为我院数字经济专业建设提供了直面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宝贵机会。考察团先后走访了TCL华星光电、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代表性企业。在TCL华星光电,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与沉浸式显示应用场景,使调研组直观感受到数据驱动制造效率提升。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围绕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构建的“数字化—智能化”清晰技术路线图,为我院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人才在产业认知、数据思维与技术理解等方面的复合能力要求,提供了具象参照。
二、聚焦AI创新应用,把握课程体系优化方向
活动期间,学院代表全程参与了“2025 FORCE LINK AI 创新巡展(武汉站)”。巡展中,豆包大模型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大幅降低算力成本的技术成果,以及构建企业级Agent基础设施的“数字底座”整体方案,凸显出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可用”向“好用、易用、用得起”加速演进,并日益融入工业核心场景的发展趋势。为我院数字经济专业课程内容的持续更新指明了方向,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原理及其在商业与制造领域中应用的相关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形成“AI+管理”融合思维能力。
三、深化区域协同,共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此次跨省交流不仅是产业资源的有效联动,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积极实践。通过与湖南省数字经济促进会、武汉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以及多家标杆企业的面对面沟通,学院初步建立起与湘鄂两地优质产业资源的互联互通机制,为后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引入产业导师、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借此次活动之机,湖南信息学院国际商学院对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形成如下发展思路:推动课程内容前沿化:将调研中获取的鲜活案例与先进技术,如工业智能、数字化设计与AI Agent应用等,系统融入课堂教学,加快开设《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AI商业应用》等前沿课程模块,确保人才培养紧密契合产业实际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拓展与参访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合作,探索设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短期研学与项目实习,使其在真实场景中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运行逻辑;提升师资实战能力:支持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产业一线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与行业洞察力,打造一支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服务区域发展大局:依托专业优势,积极融入湘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致力于为区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输送具备国际视野、数智技能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湖北行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取经”之旅,为湖南信息学院数字经济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路径。国际商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湖南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贡献“湘信院”力量。
供稿:陈石平
一审:陈石平
二审:匡益明
三审:胡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