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9 16:27 浏览量:
为切实提升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能力,守护校园财产安全,2025年9月18日晚7点,我院在信息中心楼414报告厅举办预防电信诈骗知识专题讲座。活动特邀长沙县安沙派出所反诈民警李雨洁主讲,全体值班辅导员、在校班级主要班干部参会,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专业知识讲解,共同筑牢校园反诈“安全网”。
讲座中,李雨洁民警以“案例 +理论”的形式,围绕四大核心内容展开讲解,让反诈知识兼具实用性与针对性。在“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环节,她结合法律定义与实际案例,用通俗语言厘清概念:电信网络诈骗是不法分子借助电话、网络、短信等非接触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陷阱,诱骗受害人转账或泄露敏感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其隐蔽性强、传播广,已成为危害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帮助师生清晰认知诈骗本质与危害。
针对“高校电诈的常见类型和手段”,李雨洁民警聚焦高校群体特点,拆解多起周边高校的典型案例。从刷单返利诈骗、网络“约炮”诈骗、网络游戏诈骗、杀猪盘诈骗。等一系列真实案例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诈骗“近在咫尺”,敲响安全警钟。
在“‘两卡’犯罪” 专题讲解中,李雨洁民警强调电话卡、银行卡的法律属性与使用风险。她指出,部分学生因“兼职赚钱”“帮朋友忙”,出售、出租、出借实名“两卡”,却不知此类行为会成为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帮凶”,可能涉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通过展示长沙县警方近期破获的学生涉“两卡” 犯罪案例,她明确法律后果,引导师生树立“不出租、不出售、不转借” 的 “两卡”保护意识,从源头阻断诈骗链条。
最后,围绕“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李雨洁民警给出 “三不一要”防范指南:“不轻信” 陌生来电与信息,警惕“中奖”“退款”“高收益投资”;“不透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转账”给陌生账户,警惕 “先交钱再办事”的要求;“要报警”,发现疑似诈骗或受骗后,立即联系属地民警或辅导员并保存证据。同时,她现场指导师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讲解“来电预警”“风险查询” 等功能,助力构建 “技术+意识”双重防护屏障。
讲座结束后,值班辅导员代表表示,将组织班干部通过主题班会、宿舍宣讲等形式传递讲座内容,加强校园日常排查,推进反诈宣传常态化。此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鲜活,既普及了反诈知识,又强化了师生防范意识与法律观念。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警校联动,开展更多贴近师生需求的安全宣传活动,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保驾护航。
一审:苏禹
二审:陈春亚
三审:陈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