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4 15:05 浏览量:
企业导师驻校授课、真实项目进课堂、考核标准企业化——国际商学院《跨境电商客服与沟通》课程打造"校中厂"实践教学新模式。
2025年上半年,国际商学院商务英语系与长沙微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跨境电商客服与沟通》课程为载体,创新推出“校中厂”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改革实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商共建、课堂教学与实战训练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真实商业环境。
《跨境电商客服与沟通》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本学期进行了全面升级。商务英语系与微漾公司组建了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商讨课程设计与考核标准。企业选派资深运营主管驻校参与课程建设,将跨境电商客服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沟通技巧和平台规则融入教学内容。学校教师则负责理论提升与教学方法设计,确保课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商务英语系的方雷毅老师介绍:“我们与企业导师共同设计了8个教学模块,涵盖售前咨询、订单处理、纠纷解决等全流程业务场景,真正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微漾公司开放部分跨境电商平台账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处理真实客户咨询和订单问题。“学生课堂上处理的每一个客户问题都来自真实业务场景,”企业导师表示,“这种‘校中厂’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衔接。”
“这门课让我真正理解了跨境电商客服的工作内涵,”一名学生分享道,“通过处理真实客户问题,我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该项目是国际商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尝试,为后续推广“校中厂”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次深度合作不仅是课堂形态的简单升级,更是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年”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把企业真实运营场景整体嵌入校园,我们尝试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合一”,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进企业现场,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高峰的燃眉之急,又为学生提供了“即学即用、即用即评”的成长通道。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拓展“校中厂”模式的应用范围,将更多真实商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平台,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供稿:尹 婷
一审:方雷毅
二审:杨璐嘉
三审:胡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