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7 20:52 浏览量: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商青学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子们从认知上主动了解国情与历史,明晰国家发展与使命,国际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于2025年10月16日在信息中心楼414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期商青影院活动。本期商青影院以“归途万里,心向家国”为主题,组织了25数经3班和25电商2班的部分同学前来观看,共同感受爱国影片,传承红色基因,用行动续写新时代的爱国篇章。
《万里归途》影片介绍:
《万里归途》以利比亚、也门撤侨等真实事件为蓝本,跳出传统撤侨题材的动作奇观,勾勒出兼具使命重量与人性温度的归途图景。影片通过宗大伟的人物弧光深化内涵:这位背负家庭牵挂的外交官,在“丈夫父亲”与“外交使命”的身份冲突中挣扎,三次出现的“面具戴久了,真成你的脸了”谚语,串联起他打败迷惘、确认自我价值的的旅程。从让出回国座位到直面叛军轮盘赌,他的“逆行”既是救同胞,更是自我救赎。
影片《万里归途》中的归途,亦是一场中华文化精神的具象化旅程,让“家国”二字从抽象概念,变成可感的文化符号与行为选择。“回家”从来不是简单的地理迁移,而是对文化根脉的追寻。“归途万里,心向家国”:于文化肌理见精神根脉《万里归途》的万里归途!
观影现场,商青学子们目不转睛,心情随着剧情起伏。当叛军举枪逼近、宗大伟撕毁护照高喊“我们是中国人”时,学子们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影片结尾国歌响起,全场学生不约而同眼眶湿润,眼神里满是震撼,国歌让素不相识的同胞瞬间凝聚起来,让“家国”从口头的念想,变成共同抵御恐惧的精神铠甲。这生动阐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影片《万里归途》是对这份文化信仰的坚守与践行。
此次观影活动,让商青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昌盛,是无数爱国同胞用血汗换来的。期盼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后感1:
《万里归途》的动人,从不止于战火中的惊险撤离,更在于它让“家国”二字落进每个普通人的心里,是个人与家国情怀的一种生动诠释。影片中,宗大伟面对叛军首领时,没有选择以暴制暴,而是用“人要回家”的朴素信念,这恰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外化——即便身处绝境,仍坚守对生命的敬畏,而非崇尚武力征服。
最令我为之感动的,藏在“回家”二字里。他们举起国旗护照,将国家身份化为最坚实的后盾。影片用一场撤侨,诠释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安土重迁”与“集体情谊”,让世界看见并为之动容!我们追求的和平,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归途!
——25数经3班盛果果
观后感2:
《万里归途》没有用宏大的战争场面堆砌,却让我在外交官的“撤侨之路”上,读懂了“祖国”二字的分量。影片中宗大伟和成朗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他们会在叛军的枪口下发抖,会为救人与当地武装谈判到声嘶力竭。最戳中我的,是同胞们被困边境时,成朗举着喇叭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带你们回家”的瞬间。当五星红旗在战乱的异国土地上展开,当撤离车队贴着“中国”标识安全通行,那种身为中国人的安全感,突然变得无比具体。“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25电商2班龚彦琴
一审:荀仕杰
二审:陈春亚
三审:陈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