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30 08:32 浏览量:
5月25日19:00,国际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于信息中心楼402教室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铸就信仰丰碑”红色剧本杀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党员们重温革命历史,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现场氛围热烈,党员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沉浸式剧场里的“时空对话”:当 00后党员成为 1929年的 “秘密营救者”
活动以本地革命历史为背景,采用改编自真实革命烈士事迹的剧本《丰碑之下》。该剧本以1929年叛徒出卖导致多位中国共产党员被捕,进而展开秘密营救行动为故事主线,为党员们构建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抉择的革命情境。
现场布置独具匠心,划分为“新世界”“黄埔码头”“汇丰银行”等区域,并张贴历史背景展板,营造出浓厚的革命氛围。活动开始,活动开始,全体党员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支部书记李羡致辞强调活动意义与纪律要求,党员们认真聆听,纷纷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主持人刘娜介绍竞赛规则,各小组党员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轮“硬核任务” 炼就 “信仰拼图”:从单兵智慧到团队博弈的红色考验
活动中,党员们被分为3组,每组12人,在“破解密码”“物资调配”“突围路线规划”等任务点展开挑战。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各个任务中。
任务 1中,各组需利用上海地图及囚车线索卡片推测关押位置,考验党员们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党员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地图和线索卡片,热烈讨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的党员在纸上记录下各种可能的线索,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寻找关押位置。
任务 2要求根据有限资源制定最优分配方案,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各小组迅速分工,有的负责记录资源数量,有的负责分析任务需求,有的负责提出分配方案。大家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制定出了合理的分配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困难。
任务 3里,各组依据道具营救计划书发散思维制定营救计划,主持人结合剧本资料判定计划可行性,激发党员们的创新思维。党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营救计划。有的小组提出伪装成敌人混入内部进行营救,小组提出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敌人注意力进行营救,还有的小组组员甚至愿意牺牲自我,来解救被捕同志。主持人对每个计划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分析,党员们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创新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在“最后抉择” 环节,面对 “敌人发现运送枪支被扣下”的情况,党员们需在 “花时间清理枪支”“选择肉搏”“取消救援,保留火种”中做出艰难抉择。现场气氛紧张,党员们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家深知每一个选择都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和同志们的生命,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组织上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取消救援,“杨殷”宣读绝笔信,党员们神情肃穆,眼中噙着泪水,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与革命者的坚定信仰
活动尾声,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最真挚的语言给烈士们回信并签名留念。2022级党员刘曦在信中写道:“当自己成为‘历史剧中人’,才真切体会到革命不是口号,而是用生命践行的承诺。”党员们的回信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
此次红色剧本杀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让党员们“穿越”到革命年代,在沉浸式体验中亲历革命斗争的艰险抉择,深化了对党的忠诚与信仰,强化了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责任担当。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中坚守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审:李羡
二审:陈春亚
三审:陈加新